环球简讯:射频硬件工程师到底苦不苦?
射频硬件工程师到底苦不苦?
(资料图片)
苦,真的是太苦了。
首先,是身体上的苦。
仪器重不重,开玩笑,当然重。
腰不好的人,在搬仪器的时候,都要左右看一下,然后拉个人搭把手,“唉,哥们,能不能帮忙一起搬一下。”
旁人可能还会抛来鄙视的眼光,说,“这都需要人帮忙?”
这个时候,怎么办?只能舔着笑,对别人说,“没办法,腰不好。”
然后,还要先扎好马步,然后再使劲。因为要遵着医嘱,尽量不要让腰用力。
调试的时候,矢网要不要,电源要不要,信号源要不要,频谱仪要不要?
最惨的是什么,发现这些都需要,所以只能一台一台的从别的地方搬过来,然后再一台一台的垒上去。
更惨的是什么,就是发现第二天上班的时候,好不容易凑齐的仪器,又被同事们搬走干别的事去了。
另外,焊锡烧出来的烟,好不好闻?
说实话,不难闻。但是,闻进去了,就出不来了。以前大家都很关心雾霾,其实焊接人员的工作环境也值得人关注。
但是,射频人员又不能不调试,调试的话,又必须得焊接。
工伤,绝对得算工伤。
再者,是心灵上的苦。
大多数整机的指标,表面上都是射频指标。
什么意思?
比如说,灵敏度是射频指标,但是它也是整机指标。
然后,测试出来,发现灵敏度指标有问题。
你说,一定是射频这边有问题么?
也不一定,可能是环境,可能是EMC问题,可能是数字硬件部分的某一颗电感,也可能是PCB布局的问题。
但是,首当其冲的都是射频工程师,射频工程师需要一个个的去排查。谁让灵敏度是射频指标呢?
还有,做硬件的同学(这里不仅仅指射频硬件,还有数字硬件),是不是每次投板前,都战战兢兢?
为啥?
担心板子回来后,出问题呗。
在这个事情上,硬件人员肯定是羡慕软件人员的。
硬件人员一犯错,不管是多小的错误,大家就都知道。
好的情况是,产品是样品,手工修修补补,可能还可以交差。
差的情况是,产品是要走批量的,必须得重新投板。
关键是,重新投板时,就更焦虑。
到底有没有改好啊?改的地方,会不会引入新的问题啊?
而且一旦需要重新投板,项目周期也变长了,研发费用也增加了,领导对你也有微词了。
但,软件人员就不一样了。
犯了个小错,没关系嘛,发现了,键盘敲几下,再出个版本,重新烧一下,然后再测一下。
还有问题,那就再来一遍。要是还有问题,那就再再来一遍。
可是不管来多少遍,大家都不会有啥言语,因为对项目周期和研发费用影响都很小。
关键的一点是,很多问题,可能在大家发现前,软件人员自己就已经解决了。
所以,作为射频硬件工程师,有时候干累了,就会很羡慕做软件的同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