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板蓝根做出美丽的扎染?在这里制作独一无二的围巾
以板蓝根为原料,可以制作出扎染所需的染料?作为非遗之一,扎染是传统艺术的瑰宝,亟待学习与传承。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,徐汇区虹梅街道邀请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扎染技艺”传承人王奕蓉,为居民们带来扎染课程,让更多人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。
首次体验 非遗技艺走进社区
这次活动要做的是围巾扎染。时间还没到,虹梅街道社区文化活动分中心内就聚集了不少来参加活动的居民。
(相关资料图)
扎染,第一步是扎结。王奕蓉教学时提到,要将围巾对折,在单面用橡皮筋扎出自己想要的图案造型。同时,她也为每位居民提供一些指导,帮助她们呈现出更美观的扎染效果。
到了染色环节,居民们戴上手套,将扎好的围巾浸湿后拧干,再把布料放进染缸染色10分钟。需要注意的是,成品的颜色深浅与染色时长无关,而是与染的次数有关:染一遍和染十遍的效果是不同的,染的次数越多,颜色就越深。在现场,居民们还惊奇地发现,刚从染缸里捞上来的布料是绿色的,经过空气氧化后才会变成蓝色。
回到教室后,大家小心翼翼地拆下橡皮筋,拆开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,感受非遗技艺成品的魅力所在。“这个活动非常有意思,老师也非常耐心。”参与的居民表示,第一次体验扎染感觉非常神奇,“扎的时候还不能确定是什么样子,拆开之后发现挺好看的。”
匠心独具 八年传承非遗技艺
作为活动指导老师,王奕蓉的作品——海派双面真丝围巾,提取了石库门作为设计元素,曾入选2022上海伴手礼好评榜。这条非遗技艺传承之路,她走了八年。如何让非遗和现代元素、海派文化结合起来走进生活,是她在制作文创产品时始终在思考的。
此外,本次活动中使用的染料,是王奕蓉所创办的“草木蓉”工作室从贵州获取原材料板蓝根后,提取出的染液。
“揭开盖子之后大家会发现,有一点酒的味道。”现场,王奕蓉向居民介绍了扎染染料的制作过程:板蓝根经过处理后,形成靛蓝泥,放入缸内,随后加入米酒、食用碱、纯净水等材料,再盖好盖子,等待发酵;在保证温度稳定在22℃~25℃的同时,还需要每天搅动。
“因为需要纯手工制作,没有产量的支撑,又耗时,所以愿意做的人越来越少。”谈及扎染工艺,王奕蓉介绍道,她通过虹梅街道举办的活动,把非遗技艺带给居民、白领、学生,让更多人切身体会到古人的智慧。
据了解,虹梅街道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共准备了6场非遗技艺传承活动,每次约20人,涵盖围巾与T恤的扎染,将传统文化带入社区。未来,街道将扩大辐射范围,持续优化课程内容设计,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、促进可持续发展不断贡献力量。
记者:周夏(实习)
编辑:吴峰琳
校对:陈海笑
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